IMG_7766.jpg

前言

新北客運為了下半年接駛原汐止區免費社區巴士路線,引進自家金龍汽車11輛乙類低入口巴士,俗稱:小金龍2.0,筆者剛好有朋友在該集團工作,便相約來體驗乘車,並順便簡單拍攝做個車輛介紹。

既然叫小金龍2.0,那就是原本有1.0囉?

 

 

156-FR O10 2.jpg

▲第一代小金龍,行駛捷運蘆洲線通車闢駛的接駁路線。2014.08.15

 

沒錯,2010年時,跟著新闢駛的捷運蘆洲線接駁公車同時上路的 KL685021A1 車款,外觀同於自家金龍大型巴士,但軸距只有4公尺,歸類在乙類大客車,因此車迷稱該批車為小金龍。記得印象中,新車上路時車況就不是很好,搭乘時,車輛的怠速抖動真的就樣按摩椅一樣,那時候的一代車,上車時還有一階階梯,不算是低地板公車,也無法載運輪椅。

2019年,大改款的小金龍上路,分為二款車型: KL6850A2輪軸寬2米1(窄版)和KL6850A3輪軸寬2米3(寬版),由淡水客運先領了共32輛,而這次介紹的新北客運的11輛是與淡水客運同一批的窄版的車型,領牌範圍 KKA-0911~KKA-0922。

 

車輛規格

車型: KL6850A2
車長:8490mm
軸距:3995mm
引擎:Mercedes-Benz OM 924 LA(euro 6)
排氣量:4801cc
最大馬力:218ps(160kW)/2200rpm
最大扭力:82.6kg-m/1200~1600rpm
變速箱:Voith DIWA851.3E自排(前3後1)
懸吊系統:Wabco電子控制空氣懸吊系統、ECAS 升降系統 
煞車系統:Wabco碟式雙迴路全氣壓式煞車、ABS動態煞車系統 
冷氣:上濱冷氣205RT頂置式冷氣系統 。

 

新一代的小金龍,配備了賓士引擎、自排變速箱、底盤升降側傾系統、全碟煞、ABS、油壓減速器、鋁圈,規格根本完勝同級車。

筆者之所以會特別想介紹這批車輛,是因為這批車算是台灣終於有比較接近於Toyota Coaster、Mitsubishi Rosa等中型巴士規格的低地板公車,

通常會使用中型巴士行駛的路線,不外乎就是因為行駛道路狹窄,考量轉彎、會車寬度等關係而使用,像是以台北的小型公車、市民小巴或行駛山區的公路客運。

而這些路線的乘客多以年長者為主,也因此常常會聽到說希望引進中型的低地板公車,但一直到現在都還是Coaster或NQR滿天下。

原因是因為台灣的市場,其實根本沒有這樣的產品,且中型規格的低地板公車在其他國家也不多見,日本有Hino Poncho,嘿!抱歉左駕版沒有輸出;歐洲有Benz Sprintere改裝的Minibus,恩..進口成本太高;中國品牌嗎? 應該不會考慮吧。 

因此,中興金龍自行研發的小金龍2.0,個人認為有機會填補這塊需求,但目前聽說是實驗性質,也就只有這批車而已XDD

 

車輛外觀

IMG_7716.jpg

IMG_7687.jpg

外觀大致上看來,比前一代小了不少,輪圈換成17.5吋和Coaster同Size,前懸縮短,將前門改用摺疊門。

由於車輛並非全低地板,而是只有車身前段,車輛後半仍有二階梯,從前後車頂的高低可以看得出來,車內高度也有所不同;車身前段較低的車頂上面設置冷氣,剛好讓車輛高度從外面看來一致,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後方引擎的重量。

另外,本車的LED行先,可拍攝的快門速度可達1/320,非常容易拍攝,而且輪播的字幕只有三種循環: 起訖點、原路線編號、上下車刷卡,一定要稱讚一下設計者的用心XDD

 

IMG_7728.jpg

▲車頭的大包設計同自家的其他車輛,SIZE小了點,唯一的改變是,原本大燈外圈的霧燈,改到保險桿上,並且配合法規全時點燈。

 

IMG_7760.jpg

▲後門的輪椅渡板,使用抽屜式的設計,需由駕駛手動操作拉出。

 

IMG_7761.jpg

▲車尾的設計,也與自家其他車輛一樣,就是引擎蓋尺寸小了一點。

 

車輛內裝

IMG_7744.jpg

一進車輛內部,因為前段車頂挑高的關係,感覺車輛比Coaster寬敞許多,但其實大該站了4~5位乘客後,就會有點壅擠的感覺。

前門~輪拱的走道不寬,主要站立區就是後門輪椅區這一塊,算一算前段如果人多的話應該可以站到20個人,加上後面座位,總共30多位乘客,跟Coaster滿載差不多,雖然也是很壅擠,不過有前後門上下車,跟單門的Coaster比,就是方便許多。

(p.s 筆者經驗,Coaster滿載到車門剛好關起來是37位乘客)

 

IMG_7739.jpg

▲輪椅乘客區在安全門旁,位置跟一般低地板公車設計一樣,另有二張可收折的座位。

 

IMG_7742.jpg

▲後門及前輪拱間僅容得下一張座位,旁邊的空間是導盲犬坐下的位置。

 

IMG_7743.jpg

▲車輛後半需要爬二階階梯,因應窄車身,採三排椅設計,共13張座位,同樣因為車高關係,後段走道不太適合站立(壓迫),雖然車頂有橫桿扶握,不過也頂多站1~2人,且有高低差,如遇急煞,有點危險。

車尾最後一排,需要低著頭入座,不過筆者170身高,入座後離車頂還有二個拳頭距離,個人覺得還可以。

 

IMG_7733.jpg

▲薄型椅背設計,在短短的車內盡可能增加椅距,除最後一排,其餘沒有頭靠,用於短程路線算是恰到好處。


駕駛座

IMG_7754.jpg

駕駛座設計跟自家車輛都採用相同模組,方向盤雖是公版零件,印上自家Logo,好像什麼很厲害的品牌一樣。(真的滿厲害的)

手煞車、冷氣、麥克風都設置在左側,儀錶板左側圓圓那顆是電動後視鏡調整紐。(左邊的開關沒拍到QQ)

還有一定要提一下,方向盤右邊撥桿,是四段的油壓減速器!跑高速、山路都能有效降低車速,就不用一直使用腳煞車。

同級的Coaster和NQR都只是有跟沒有一樣的排氣煞車,小金龍2.0竟然配到油壓減速器,一定要讚一下。

(p.s. 筆者目前駕駛的Hino RK也是只有有跟沒有一樣的排氣煞車QQ)

 

IMG_7748.jpg

▲右側面板區有小螢幕,可以看監視器畫面(後門、倒車);開關部分,上排有悠遊機開關,中排右邊是車內燈,左邊是底盤升降、側傾開關,變速箱左邊是前後門開關。

 

IMG_7751.jpg

▲儀表部分還滿精緻的,左邊的三環分別式時速、水溫、機油;中央LED儀錶板左右二圈中間數字分別為電壓、尿素;正中間橫條是油量;最左和最右二條是前後氣壓,整體車輛資訊一目了然,很好理解。

 

IMG_7738.jpg

 

▲右邊的轉速表,指針轉速表下面還有對應轉速顯示不同顏色的刻度,滿炫的XD另也可以看到是四段的油壓減速器撥桿!

 

IMG_7753.jpg

 

▲煞車踏板和油門踏板剛好是不同設計,煞車是落地式設計,油門是懸空式,不曉得踩踏的感覺如何?

 

結語

目前新北客運該批車輛主要行駛原免費巴士路線,筆者當天拍攝也有順便搭乘體驗867線,氣囊懸吊+自排,舒適度就是完勝日系中巴,起步很平穩。

窄短的車身,在轉進林肯大郡那段窄巷,發揮了優勢,到了林肯大郡也可以一次回轉,雖然車輛規格還是比日系中巴大一點點,不過筆者認為Coaster行駛的大多數路線,小金龍應該也都能應付。

雖然沒機會駕駛看看,筆者感覺到的缺點大概就爬坡稍微沒力,如果是用可以手動降檔的變速箱,應該就不太會有這個問題;另外,聽駕駛是說方向盤不到好轉,像是沒有動力那樣...  這個就是看後續有沒有改款的車輛去做改善了吧XD

 

IMG_7677.jpg

▲位於烘內再上去的瑞士山莊,好奇繞上來看看,順便拍個景.. 不過LED..

 

總之,這批車真的是滿有意思的,因此花了一些時間體驗,順便寫篇文章介紹,有興趣的朋友都也可以去搭乘看看喔!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討論,我們下次再見囉~

 

小慕 2020.07.09

(本篇文章感謝友人阿努拜和駕駛賴先生協助拍攝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新北客運 小金龍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末小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